全國400客商進云南昌寧尋找最優茶葉
添加時間:2013-12-20 16:51:43資料來源:春城晚報 排版:寧韻茶香
沿著水冬瓜樹制成的梯子,登上懸于空中的走廊,向下望去,堆積在木地板上的茶餅仿佛穿越了時空,將古老的味道揮灑于空氣中。厚重,香醇,這四個字構成了極目所見昌寧茶的歷史與特質。這是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末期的“文物級茶倉”,位于原昌寧縣紅茶廠、現昌寧龍潤茶業公司內,適宜的溫度與濕度下,一大批產自昌寧地域的茶葉正在靜候著買家。
在更早一些的時候,中國IT界巨頭聯想集團意向性地與昌寧縣達成合作協議,似有進軍茶葉市場的準備;而再過幾天,來自全國各地的400多客商也將來到昌寧,只為找到最好的茶葉。昌寧縣龍潤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加榮告訴記者,今年以來,眾多的客商都盯上了昌寧茶葉。在采訪中,記者試圖探尋這一商機背后的昌寧茶業江湖。
一株古茶樹養活一家人
聯席村,是昌寧一個古老的小山村,在這個村的田間地頭、房前屋后,生長著許多珍稀的古茶樹。每年進入3月份,山中的晨霧尚未散盡,阿強就會背上背簍,與村里的小伙伴一起出門采茶。阿強家的3棵古茶樹,每棵每年可采鮮葉100公斤左右,收入可達15000多元。
翁大國是漭水鎮沿江村茶山河村民小組的村民,在村東頭的一條箐溝邊,翁大國擁有一株昌寧縣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最古老的野生大茶樹,經過茶樹專家考察鑒定,這株大茶樹高15.8米,樹幅6.7米×8米,基部最大莖圍超過了4米。“從我記事起這棵茶樹就有這么大了,外地的老板、茶葉專家經常來看,說它的年齡已有一千年以上了。”翁大國說。
據悉,這株野生古茶樹在滇西乃至省內茶業界都享有盛名,深受茶商青睞,自然也給茶樹“主人”帶來了不菲的收入。“我家這棵茶品質相當好,外地老板經常來跟我預訂,現在每年都有上萬元收入,發得好的那一年收入會更多。”說起這株古茶樹每年帶給他的收益,翁大國滿臉都是喜悅。“現在每年我們一家人光靠這棵古茶樹的賣茶收入,就已經夠生活了。”
企業出資保護古茶樹資源
古茶樹被稱為茶樹“活化石”,如何保護好這些珍貴的資源,專門進行古茶樹開發保護的保山叁陸伍茶葉有限公司進行了一些嘗試。
去年,家有15棵古茶樹的沿江村茶山河村民小組茶農翁大學,與保山叁陸伍茶葉公司簽訂了一份古茶樹保護協議,從公司領到了5900元的管護費。公司總經理榮麗蘭介紹說:“古茶樹之所以珍貴,就是因為不具備再生的條件,為了保護好這些資源,我們公司也配合政府相關部門做了一些嘗試,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由公司向茶農提供一筆經費,讓他們在受益之后來一起調動保護古茶樹的積極性。”
從去年開始,叁陸伍茶葉公司先后與漭水鎮沿江、聯福、翠華3個村的1005株古茶樹主人簽訂了古茶樹保護協議,并拿出15萬元資金兌付給茶農,專門用于古茶樹保護。“保護古茶樹資源,僅靠我們一個公司來做力量是有限的,全體農戶、公司,包括我們的政府都要對古茶樹保護高度重視,把我們這么好的生態環境保護起來。”榮麗蘭說。
好茶出昌寧客商來淘金
每逢茶葉采摘季節,小城里會涌來各方來客,浙江、福建、云南各地的都有,大家的目標只有一個,找到好茶,回去賣個好價錢。
據悉,康師傅、娃哈哈等冰紅茶的原料中,有一部分就來自于昌寧,而最近IT界巨頭聯想也盯上了昌寧紅茶。“我們已經將昌寧當地的茶葉資源做了認真調查,已經形成報告上交聯想集團。”洪杰滿是憧憬地對記者說:“目前已經有了初步意向,如果聯想真的在昌寧投資建廠,這將是昌寧茶業邁出的一大步,昌寧茶業最終會走向世界。”
而羅加榮已經通過龍潤的銷售渠道召集了全國400多加盟商來昌寧。“上月中旬來自全國的茶業商人走進了茶山,尋訪購買昌寧的優質茶葉,這是對昌寧茶葉的一次大規模推介。”
據了解,每年茶葉上市后,都會有許多茶商匯聚昌寧各鄉鎮選購自己需要的茶葉。為方便茶產品市場交易,近年來昌寧分別在具備市場潛力的溫泉、漭水等鄉鎮建起了專門的茶葉交易市場。去年初,溫泉鄉圍繞建設滇西乃至全省茶葉生產交易中心目標,投資24萬余元,重新選址建起了占地7畝多的茶葉交易市場。去年,溫泉鄉共完成茶葉交易6500余噸,今年,交易比去年更火,全年交易量已突破8000噸。
揭秘
昌寧茶葉好在哪?位于北緯24度區間
“美色惹得陸羽補卷,香味引來吳剛換杯。”這是在昌寧流傳甚久的詩句,講的就是昌寧茶之色、香、味。一杯好茶,不僅是昌寧人每日必飲之物,更是大自然對昌寧的眷顧。一壺普通的開水沖泡而下,就能將昌寧紅茶的湯色與濃郁香氣詮釋得淋漓盡致,一口呷下,金黃透亮的茶湯如絲般順滑入肚,慢慢品來,便是留在唇舌之間濃郁的香氣與甘甜。
昌寧縣是中國四大優質茶基地縣。“說來湊巧,四個縣中,有三個縣都位于北緯24度區間。”洪杰告訴記者,這是一個神秘的茶產區。這里全年溫暖如春,境內多高山丘陵,大部分地區多霧,全年霧日多達100多天。形成了昌寧縣獨特的適宜茶樹生長和茶葉品質優良的氣候條件。
洪杰介紹,全縣海拔1400米~2000米地帶土層深厚,土壤中紅黃壤類占80.5%,有機質含量豐富,適宜茶葉種植。
紅茶雖好怎么做?專家揭秘制作工藝
“昌寧茶葉好,好在紅茶。”洪杰告訴記者,“按照傳統工藝技術要求,紅茶的湯色要求鮮紅明亮,而昌寧紅茶的顏色卻是金黃色。”現代研究表明,茶黃素富含最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所以昌寧紅茶屬于輕發酵,能最大程度的保留住茶黃素。
洪杰眼中,昌寧紅茶的制作工藝可謂稱得上藝術。最基本的工序分為:萎凋、揉捻、發酵和干燥。“要達到外形條索緊直、勻齊、色澤烏潤、香氣濃郁的特征,每一道工序都得精益求精。”洪杰介紹道。據介紹,隨著科技的進步,昌寧紅茶的制作也越來越精細化,科技化。一斤上好的昌寧古樹紅茶,再經過精制、包裝后,最高售價可以突破萬元甚至可達10余萬元。
未來
昌寧茶葉雖好
賣上好價打造品牌才能發展
昌寧有好茶,但大部分都難以賣上好價錢,不僅是昌寧茶農的心結,也是當地制茶企業不得不面臨的尷尬。
“兩年前,我接待了一批廣東客人,他們知道昌寧的茶好,想來采購一些作為贈品。一問價格,只要100元,他們就不要了。”羅加榮說,價格低,讓這些客人感覺拿不出手送人。
還有另外一件事,更讓羅加榮想不通,有一次他帶著外地的客商到村里收茶。因為覺得這是惠及當地茶農的一次機會,在出發之前,羅加榮就給老鄉們打了招呼:“茶葉的價格可以往上浮一些。”誰知道真正到了山村里收茶時,老百姓還是不敢要價,仍然是20塊錢一公斤。外地客商一聽,以為羅加榮帶他們來收差的茶,立刻就不高興了。羅加榮使勁渾身解數才讓這些客人們品了一道老鄉們的茶,一喝茶,這些客人的眼睛都亮了,紛紛贊不絕口,按照客人們的說法,這樣品質的茶,在外省至少值2000塊錢一公斤。
回想起這兩件小事,羅加榮總是嘆氣。“我希望老鄉們手中的茶賣上價格,這樣他們就會更加精益的分級采摘,茶葉的品質才更好,最終品牌才能真正地打造出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