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沉香產地有哪些?
添加時間:2013-12-14 22:14:05資料來源:網絡文章 排版:寧韻茶香
沉香,因含有樹脂,香味濃郁而價錢不菲。這種色黑、質重,比黃金珠寶還貴重的木材有許多別名:土沉香、白木香、牙香樹、女兒香。國產沉香野生分布于海南、廣東、廣西、臺灣,喜歡溫暖多濕的氣候。
東莞自古產沉香,所產之香為莞香,能沉于水底為上品,故稱“沉水香”,簡稱沉香。莞香樹,別名牙香樹、女兒香。據《中國樹木分類學》記載:牙香樹,別名女兒香、莞香(廣東東莞)。是中國樹木中唯一以東莞地方命名的樹木,歷史悠久。古代東莞縣地域廣大,今之香港、深圳、寶安、中山及東莞市本土都屬古代東莞縣范圍。
古代東莞縣屬下的區域(以香山為主)盛產莞香,因而,這些地區在唐宋以前已出現了與香有關的一系列地名,如:香山、香山場、香洲、香港、香港仔、香埠頭、香港圍等。有資料介紹:隋唐以前,東莞就是沉香的著名產地,每年有大批“莞香”進貢朝廷。屬下的香山島(即今日之中山市)是莞香的主產地。這些冠以“香”名的地名都印證了當年沉香種植采收、裝船運送以及進貢朝廷、出口國外的說法。
古時香港屬東莞管轄,那時的香港也曾大量種植土沉香,遠在香港還未命名之前,島上遍是開著黃綠色小花的土沉香樹,農民將土沉香的樹脂制成琥珀狀、半透明的香塊,農民將其從陸路運到尖沙頭(即尖沙咀),用舢舨運往石排灣(即香港仔),再轉運至內地及東南亞,甚至遠及阿拉伯等地。因運香販香而聞名,石排灣這個港口便被外國人稱為“香港”,即“香的港口”,后來,“香港”更成為了整個海島的名稱。
到了清朝初年,朝廷為了清剿海患,勒令東南沿海居民向內陸遷徙。因此,種植土沉香的農業受到很大的影響。現時香港已沒有出產土沉香作經濟用途,然而香港的氣候及水土適宜土沉香生長,因此土沉香成為香港郊野常見的樹種。
中山市,古稱香山縣,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25年)建置。立縣前的香山原是東莞縣屬下的香山島。《香山縣志》載:“香山縣,漢番禺縣地,晉以后為東官郡地,唐為東莞縣地,宋紹興二十二年分置香山縣,屬廣州,元屬廣州路,明屬廣州府”。可見,宋之前香山是屬于東莞。
古代香山遠離大陸,唐代朝廷設兵鎮守,為香山鎮,地屬東莞縣文順鄉。明代嘉靖年間編的《香山縣志》曾對香山的取名說法作了注釋:“舊《志》云:以地宜香木得名,今按縣地產香木絕少,豈以香爐山之故歟。”可知香山得名于隋唐時代之前,是因產沉香而得名的,到北宋時沉香已近絕產。
古籍中記載的“女兒香”,在中山民間老一輩中也有流傳。據屈大均《廣東新語》載:“凡種香家,其婦女輒于香之棱角,潛割少許藏之,名‘女兒香’,是多黑潤、脂凝、鐵格、角沉之類,好事者爭以重價購之。”。“女兒香”的來歷在多種史、志之中各有說法,《廣東新語》是表達最清楚的。在古代香山民間中女兒出嫁,娘家會將一片沉香放在嫁妝的箱底,以備女兒為人母時生產疼痛之用。當婦女生產時,將小片沉香磨粉泡水沖服,可活血止痛;再將小片沉香點燃,有催產作用,所以稱為“女兒香”,是代表父母對出嫁女兒的一片愛心。
海南沉香曾冠絕天下,被稱為“瓊脂”。海南沉香,從宋朝開始,就成為朝廷的貢品。海南古時被稱為香州,據古籍記載,宋、明、清時的海南島,可謂香島,以盛產沉香而出名,源源不斷的海南沉香通過各種途徑運往內地。
宋代蘇頌撰著《圖經本草》(公元1062年)記載:“沉香、青桂、茅香,出海南諸國及交、廣、崖州。”蔡絳在《鐵圍山叢談》中說:“占城不若真臘,真臘不若海南黎洞。黎洞又以萬安黎母山東峒者,冠絕天下,謂之海南沉香,一片萬錢。”蘇東坡被貶到海南后,發現海南香多,而且不少人以香為業。因此,他在《和勸農》詩序中曰:“海南多荒田,俗以貿香為業。”當時沉香生產繁榮昌盛,“環島皆有之”。
明代名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海南沉香,一片萬錢,冠絕天下! 清代,著名詩人屈大均游經海南島,對海南沉香情有獨鐘,在《廣東新語》中不惜筆墨記錄海南采香盛況,并說:“欲求名材香塊者,必于海之南也。”
海南沉香為五大南藥之一,是我國天然藥庫中的瑰寶。由于多年的亂砍濫伐,資源日益枯竭,沉香樹現正成為珍惜瀕危植物。2004年,科技部立項批準了以“珍惜瀕危藥材沉香種植資源及其評價研究”為項目課題的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萬畝沉香種植項目啟動,能有效保護海南的野生沉香。
廣東、廣西和海南的沿海地區地理、地質、氣候環境基本相同,適合于白木香的生長,按理這些地區出產的沉香質量應該是相似的,但為什么有古代本草醫籍認為沉香只是以海南瓊崖等地所產質量為優的呢?我們認為這與當時的沉香樹種植時間和采收方法不同是有關的。廣州地區(包括中山在內)在當時也是經濟發達社會開放地區,人們受經濟利益驅使對沉香的采伐是急功近利,沉香樹生長年限不夠就開始采香,這樣的質量當然不好。而海南的黎人則能堅持原則,不到生長年限決不采香,這也是海南出產沉香質量好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一點從明代盧之頤所著《本草乘雅半偈》一書中的記載中得到印證:“沉香……今嶺南州郡悉有,傍海處尤多。……待其形全氣足而后采取,功力始備。今嶺南人不耐其成,每多趨利伐賊之害,唯瓊管黎人,非時不妄剪鑿,故屢獲異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