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與中華瑰寶亭文化
添加時間:2013-12-11 10:20:48資料來源:網絡文章 排版:寧韻茶香
在我國古建、園林的歷史中,亭,歷經2000多年的發展,更具有濃郁的傳統文化色彩,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與古建、園林相伴而生、相適發展,成為其中不可缺少的建筑形式之一。
亭的類型豐富、多姿多彩、千姿百態,亭亭玉立于園林綠地之中,點染自然山川、風景勝地,為園林景觀添彩,為生活環境增趣,早已為中國人民所喜愛。
秦漢我國秦漢時期就有關于亭的記載。秦制設有“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長,十亭一鄉”。在鄉村約五里十里設置一處,分布各地作為基層的行政單位,漢高祖劉邦曾任泗水亭亭長。城市中有街亭、都亭,城樓上有旗亭,在交通干道處有驛亭、郵亭,是傳送郵件的中轉站,兼有治安、旅店住宿的作用,還有邊疆要塞建在烽火臺上的亭燧,是作為報警之用的報警亭。這些亭均非用于園林,均以實用為主。
三國用于風景園林的亭始于何時?至今尚無定論。但據記載,三國孫吳時期,吳國在建業(今南京)之郊建有一處驛亭,稱為“勞勞亭”(又稱新亭)。據史料載“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宴飲。”又有李白詩句“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說明該亭有聚會、游賞、送別之功用,略具游賞性質。
唐朝是我國園林的全盛時期,建有大量規模宏大的皇家園林及許多私家園林。亭在唐朝已普遍應用在園林中,不論是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觀園林,以至公共風景名勝地中均建有園亭,成為不可缺少的建筑。
在長安城北有三苑:禁苑、西內苑和東內苑。《長安志》云:“禁苑在宮城之北,苑中宮亭凡二十四所”,而其中亭就有18座之多。亭在唐朝園林中不僅數量多,而且規模龐大。如可賜宴百官的曲江亭、鴻臚亭以及歌舞作樂的沉香亭等。興慶宮是唐朝重要宮苑,也是唐玄宗李隆基聽政之所,宮苑壯麗,因其寵妃楊玉環酷愛牡丹花,便在苑中龍池之北,用沉香木構筑沉香亭,周圍遍植各色牡丹。據史料記載,沉香亭的形式為:重檐攢尖頂,方亭,面闊三間,有臺基及欄桿,正面有踏跺。從現存西安碑林的碑刻中可見到興慶宮沉香亭的形象。現有的沉香亭是新中國成立后重建的。
沉香亭
沉香亭,位于興慶宮內龍池東北方,和沉香亭有關的主角有:盛開的牡丹花,紅紫的、淺紅的、通體透白的,還有當朝的天子李隆基,有傾國傾城的楊玉環,有吹拉彈唱樣樣精通的藝人李龜年,但是最閃亮的主角非詩人李白莫屬。
李白是飄逸的,甚至連他從哪里走來都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從“平沙莽莽黃入天”的西域走來;有人說他從“蜀江水碧蜀山青”的四川走來;有人說他從齊魯大地走來;有人說他從燦爛的星空上走來。
那是在天寶初年的一個春天,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在梨園弟子的侍奉下來到沉香亭賞花。天子、貴妃、名花、歌手都已經在場,所欠缺的只是新詞了。這時候李白來了。他是帶著醉態來的。這種醉態曾經讓杜甫贊嘆不已“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也嗜酒,那怕囊中羞澀剩下的錢僅能買一斗酒,也要請朋友來聚一聚。但杜甫是循規蹈矩的,當由公家配發的馬匹被收回之后他就不敢再去拜訪友人,原因是“徒步翻愁官長怒”。
在距離沉香亭不遠的龍池南岸生長著一種紫色的小草,人們稱它為“醒酒草”,如果有人喝醉了掐上一根小草讓他聞一聞酒勁兒即時消散。唐玄宗沒有讓李白醒酒,同樣精于詩文的玄宗知道醉中的詩人散發出的不僅僅是酒氣,還有平時或多或少自抑著的才氣。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三首清平調詞字句之間自然的看不出刻意修飾的痕跡,這就是李白的詩風。他的不是苦吟出來的,而是從腦海中迸發而出,即便是這種并不能顯示詩人的才華,更帶有一些媚意的應制,詩也保持著詩人固有的風格。
能夠得到天子的贊賞當然是一種榮譽,但得到贊賞并不意味著就會得到官職。在唐玄宗心目中李白只是一個詩人,那怕是一個優秀的詩人。官員有可能成為出色的詩人,但詩人并不一定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官員。詩人有他自有的性格,越是優秀的詩人,這種性格就越顯出詩人“固窮”。
李白寫出的好詩是不受束縛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入海不覆回”,是不受束縛的“西岳崢嶸何偉哉,石作蓮花云作臺”是不受束縛的“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是不受束縛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他是不受束縛的。有著這種詩風的人是不適合做官的,為官的人束縛太多,連用半生精力追求仕宦的杜甫都說:“不做河西尉,凄涼為折腰。老夫怕趨走,率府且逍遙。”
李白走出了興慶宮,走出了長安城。若干年后,大江之畔采石磯上,李白看到了江水之中那明月的倒影,他想到扶搖直上的大鵬,那大鵬展開雙翅飛向九萬里高天……
想沈香亭北繁華歇
辛棄疾 《賀新郎·聽琵琶 》
鳳尾龍香撥。自開元、霓裳曲罷,幾番風月。最苦潯陽江頭客,畫舸亭亭待發。記出塞、黃云堆雪。馬上離愁三萬里,望昭陽、宮殿孤鴻沒。弦解語,恨難說。
遼陽驛使音塵絕,瑣窗寒、輕攏慢捻,淚珠盈睫。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梁州哀徹。千古事、云飛煙滅。賀老定場無消息,想沈香亭北繁華歇。彈到此,為嗚咽。
| ||||||